close

老師這門工作(不是行業),雖然社會上的每個職業,說粗俗一點,就算是性服務業,都不能說對他人是沒有貢獻的,每個行業都是社會生存的互助體,行業中的個体依賴行業而賺取生活資料,養家活口,他的目的是利己的,是為了薪資報酬,而不是為了利他的理想,只希望自己的薪資愈高愈好,至於對社會是是否有貢獻,便不在他考慮之內了.
   老闆、雇主也是一樣,目的是在將本求利,投資愈少,利潤愈多,便願意繼續擴展企業的規模,為了收益的增多,希望爭取到廣大的客戶,厚實的企業家便從生產的品質著手提升,而獲取市場競爭力,狡黠的老闆便動腦筋在降低原料的廉價上,更甚者,仿冒與滲入有毒物質以獲取樣品的賣像,得到暴利,至於產品的品質管制與是否危害消費者健康及生命則不在他考慮之內,對內則剝奪勞工應有的所得與增加工時,以減少人力成本的開支,如此能說他的行業對社會有益嗎?所以一般行業是以賺錢為主,對社會所產生的利益是附帶效應,即使提高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品質也是為了增加銷售力,目的仍在賺錢,若因此而將利益分享客戶,降低售價,或定期以部份利潤捐助慈善機構以回餽社會,則另當別論,但畢竟是少數,所謂殺頭的事情有人幹,賠本的生意無人做。
然而教師這門事業便與眾不同了,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可稱之為老師,在大學於講台上授課的人頭銜為教授,但學術專業受到聽課者肯定的會被學生尊稱為老師,同樣的,在高中雖然教員被通稱為老師,但我們必須對此稱呼盡到名副其實的責任,如果只是授業、解惑,而缺少傳道的精神,那只是販賣知識的教書匠,有辱老師的尊稱了。

今日學校如雨後春筍,但能真正辦教育,而有教育理想的有幾所?將教育看成行業,以企業化來經營,就算校務日隆也不過是學店罷了,教職員都是學店中的夥計,學生在道德人格的品質上能受益嗎?
   眾所感慨的是今天台灣的教育生病了,但急流中必有堅石,有的掛名為學校,實則為學店,學生不過是其生財的工具,經加工後不過是劣質產品,而有少數身懷教育大志的理想者,雖是補習班,所招收的學生,以品行掛帥,以德行嚴格把關,寧缺勿濫,而且定有嚴格的班規,違規者必退班,不以賺錢為目的,學費只是實施教育理想的副產品,這樣的經營理念,雖名之為補習班,卻是名副其實的學校也(如台北的簡老師,我很佩服他教育魄力)。
   所以教師與教書匠的差異在哪裡,教師是以教育的理想與抱負之施展為主,立志對學生做到傳道、授業、解惑之責任,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即使學生畢業了,或中途離校的學生,也要以苦行僧般時刻付予關懷與愛心,學生有困難必伸援手,協助解決,盡量勿使學生被眼花撩亂的社會洪流所淹沒,做學生一輩子的良師益友,而不在乎薪資之高低,只求為教育付出,而不求回饋,才不愧為人師爾!

若每位教師均使學生受到如沐春風的教化,被稱為生命中的恩師,社會上怎會出現如鄭傑之類的冷血殺手?社會又怎會陷入如此萬劫不復的暴亂,除了每個子女的家長必須捫心自問,是否對子女善盡家庭教育的責任?身為教師的我們,亦難辭倫理道德的教化責任,願與天下教師共勉之。

arrow
arrow

    思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