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智慧與愛的教育改變孩子的生命  ◎朱台翔

    有一個學期,森林小學六年級的孩子溜溜掉了錢,老師們覺得是三年級的杉杉和四年級的思思拿的,但杉杉和思思都不承認。主任青蘭要我幫忙跟孩子們談。

 思思

     我先請思思到辦公室,等他坐定了,我問:「會不會害怕?」他搖搖頭,我再問:「會不會緊張?」他還是搖搖頭。我說:「找你來,是要談溜溜掉了錢的事。你先不要跟我說你有沒有拿。等一下,我才會問你。」

    「我先說自己小時候偷錢的事給你聽,小時候,大人常常會給我一些硬幣,然後要我存起來,並且說,如果要用錢就跟他們說。可是,當我跟大人說,我想要買什麼東西吃的時候,他們說的不是『馬上吃飯了!』『家裡有餅乾!』就是『那個有色素!』被拒絕了幾次,我就開始偷自己的錢。」

     聽我說到這裡,思思有些訝異地問:「自己的錢,幹嘛要用偷的?」我說:「雖然大人會給我錢,但是每一次,都要我當著他們的面把錢存到撲滿裡。可是,我很想買東西吃,只好背著他們偷偷地拿自己的錢。很快的,撲滿裡的錢就被偷光了,我開始偷大人的錢。等他們發現掉了錢,問我有沒有拿?我幾乎都不會承認,反正,承認就是被處罰,不承認,說不定還有機會可以賴掉。」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溜溜掉了錢,對你來說,只有三種可能,第一種,你沒有拿,沒事。第二種,你拿了,不敢承認;這,我很能接受,我當年就是不敢承認。第三種,你拿了,而且承認是你拿的;如果是這樣,不但沒有人會處罰你,我們還會覺得你很勇敢、很厲害,因為你可以面對自己的錯,這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能力。我再說一次,偷了錢,敢承認,是一種很了不起的行為。」

    「現在,我要離開五分鐘,讓你想一想你有沒有偷。等一下,你再告訴我。到時候,無論你說什麼,我都相信。」

     五分鐘後,我回到辦公室之前,我又說了一遍:「你說什麼,我都相信。」然後,靜靜地看著他,聽到他說:「我有偷。」我趕緊握著他的手,說:「你好棒!」然後,問他:「偷了多少?」他說:「七十。」「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處理呢?」思思說:「還給溜溜,但是,想要私底下還,因為,怕別人知道是我偷的。」我說:「關於這一點,我會跟溜溜講。」

 杉杉

     接著,找杉杉來,等他坐定,相同的步驟、相同的語言,也跟他說了一遍。同時,還跟他說了關於偷東西我的一些看法,我說:「一個小孩偷了東西,就跟他生病發燒是一樣的,都需要人幫忙,只是幫的方法不同而已。我從來沒有因為有哪個人偷了東西,而否定過他。」

     我說:「在森林小學,不能打人,打人的要回家一天。可是,你有沒有聽說,有誰是因為偷了東西而要回家一天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偷了東西,我們要做的事是幫他的忙,而不是處罰他。」同樣的,也讓他想五分鐘。

     五分鐘後,杉杉說,他偷了溜溜的一百塊錢。我問杉杉,願不願意還錢?他說願意還,也想要當面道歉,只是沒有錢。我說:「我有。」我願意幫他還錢的理由是,相對於他能夠承認、想要道歉、願意還錢,這麼大的勇氣和誠意來說,誰來出這個「要還的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於是,我準備了兩份零錢。然後,跟杉杉和思思說:「下一次,想要買什麼,而且非買不可,又沒有錢的時候,記得先來找我,我會借給你們。不要用偷的,好不好?」兩個孩子都很認真地點著頭。

 溜溜

    接著,請溜溜進來,我跟他說,「他們兩個都承認偷了你的錢,想要跟你道歉,也願意還你錢。不過,在他們道歉之前,我想先跟你說一下話。」

    我說:「他們偷了錢,能夠承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很大的勇氣才有辦法做到。但是,他們也會害怕被別人知道,所以,能不能請你沒有必要的話,不要主動地跟別人說是他們偷的?當然,要不要告訴別人,沒有任何人可以勉強你,最後,還是由你來決定。」    「我再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說一下話,雖然,他們有勇氣承認,但是,在這個時候,還是很脆弱。如果你接受道歉,又能夠支持他們,說不定對他們的未來會發生很大的影響。以後,如果又做錯事了,他們也才有勇氣和能力誠實地面對所犯的錯誤。」

等我說完,溜溜很誠懇地點著頭。

這就是教育呀!

    我請兩個孩子分別跟溜溜道歉。杉杉雙手拿著要還的錢,走到溜溜的面前,把錢遞給他,說:「對不起,我偷了你的錢。」溜溜站起身,把錢接過去,說:「謝謝你把錢還給我。」

同樣的,思思也是做著相同的動作、說著相同的話。整個過程令人動容,掉錢的孩子誠摯地接納對方。掉錢的孩子把錢接過來的那一刻,同時拿著錢的那四隻手,以及一面說話,一面看著對方的那兩雙眼睛,都反應了孩子內心的善良、誠懇和質樸。實在是太美了,我當時竟然有一個衝動,恨不得把他們都抱在懷裡,不管是偷錢的還是掉錢的,每一個都是我的心肝寶貝。」

    據我瞭解,從那之後,杉杉和思思再也沒有偷過任何東西。

    這些年來,如果有機會,我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處理孩子偷錢的問題,而且,真的相信每一個孩子所說的話。他說有,就是有,他說沒有,就是沒有偷。

    可能有人會問,要是孩子確實偷了,但就是不肯承認,那怎麼辦呢?如果,真是這樣,反倒顯得他更需要幫忙。相對於他那更需要幫的忙,眼前的不承認就算不得什麼了。

 思帆註:

這篇文章的確很有意義,我們學校也是要求偷竊行為是要私下輔導而不能開除的,因為偷竊行為屬於心性問題,是人格的偏差,是幼小的時候,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或隔代差別教育與父母差異之管教態度所造成的,不是品德操守問題,沒有善加輔導而予以開除懲罰,偷竊的因子仍然存在,站在社會的階層思考,問題並未解決,到了新環境仍然會偷,何況當孩子貼上「偷竊」的標籤時,有哪所學校會收留呢?豈不傷害到他而逼他自暴自棄,終至淪為匪類的命運。

    所以本校有不抽煙、不打架、不作弊、不流氣,四大榮譽信條,學生違犯其中任何一條,都需變換環境,目的是希望他到了新環境從新做起,唯獨沒有不偷竊這一條,看來是同樣的道理了。

學生的回應  

 圈圈2010/10/22 18:34 回應

老師您好:

看了這篇文章,對於您的教育方式我實在又更是欽佩了,可以讓孩子誠實的面對自己,承認犯錯、反省,我想要為老師以及那三位孩子鼓掌,老師很會教育學生,兩位偷了錢的孩子卻勇於面對自己的過錯,被偷錢的孩子的寬容,實在都很不簡單。

思帆2010/10/22 19:27回覆

圈圈妳好:

    妳是在家休假嗎?怎麼連續讀文章且寫心得,要慢慢看才能消化啊,

    妳大概沒看明白,這篇文章是引用網路的,我只是贊同原作者的觀念而引用給妳們參考,將來當媽媽的話,就要如此關心孩子心理的發展,若是以強迫手段逼迫他承認,更會造成反效果,會誘使孩子墮入鬥智的狡辯中,而失去是非觀與羞恥心,那會成為終身的遺憾。

   因為時間關係,老師在軍中與帶學生的過程中,不知處理過多少次偷竊案件,只有一件沒有查出來,就無法救他了,其餘的分二項重點來處理。

    第一是查案的技巧,以保護他的方式暗地觀察,然後暗示他我已知道,只是給他改過的機會,鼓勵他自動向我承認,當然在軍中不可能不處罰,但我會以其他較輕的理由處罰,而免除軍法懲處的下場。  學生也是要給予適當的處罰,最重要是要感化學生,心甘情願的接受,而非完全不追究,那是姑息,反而是愛之適足以害之,這與高老師看起來似乎不同,但實質是相同的,只是過程不同而已,道理要等妳自己去体會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輔導 教育 偷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思帆 的頭像
    思帆

    政教與愛的部落格

    思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