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學生鄭捷涉嫌犯下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苗栗市大千醫院南勢分院院長馬大元分析鄭捷至少有「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等5項心理特質,但教育卻沒有教要如何調適,他上書教育部希望獲得重視。
北捷隨機殺人事件後,馬大元常被問及鄭捷有沒有精神病,馬大元說,鄭捷是否有精神疾病及是何種精神疾病?必須正式的司法精神鑑定才可論定,不過,他依據臨床經驗,鄭捷有5種心理特質,且或多或少出現在每個人的心中。
第一項特質「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造成的不快樂,鄭捷是一個不快樂的人,長期身心痛苦,導致以負面思考掛帥,要如何去調適呢?
馬大元舉例說,走在路上,一個人撞到你卻沒有道歉,你會不會火冒三丈?如果那個人是盲人,那把火又消散無影無蹤,其實每個人都有將情緒「收放自如」的能力,讓自己心情好轉,只是疏於練習,或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馬大元認為,鄭捷還有「社交能力不佳,無法從人際互動中得到快樂與慰藉」的特質,因為無法從人際互動中得到快樂,自然而然會討厭所有的人,甚至到連陌生人也要除之而後快的可怕程度。
此外,「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看不到隱藏在人事物中的正面意義」、「缺乏將問題轉換為目標的能力」,是鄭捷另外3項心理特質。
馬大元認為鄭捷的這些心理特質或多或少存在每個人的心中,很可惜國民教育都沒有教自我認識並調適,他上書教育部,希望加強心理教育,對於國民身心健康會有正面助益。
思帆: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也是一個生命共同体,任何部位出了問題,都應以關懷的問題,或同理心去看問題,而不是站在排斥的立場去切割,東海大學寫給師生的信很好,鄭捷是我們的家人,這是就情的方面說,平時同學之間若對鄭捷有注意,有關懷,設法不讓他孤獨,給予同儕的關心,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一場危害社會的劫難.
當然就法的立場而言,為了維護身体的健康,某部位生了毒瘡,必須予以割除,否則會影響整個人的生命,鄭捷犯了滔天大罪,造成整個社會不安,就像病毒誘發了整個人的不適,發燒,若不將病毒消滅
人体會面臨死亡..
所以對捷運喋血案,不能以單項因素來思考,這不是道德的問題,也不是社會正義的問題,而是社會公義,任何部位都是生命的一部份,我們都應加以愛護與疼惜,但是既已產生病毒,若不快刀斬亂麻,等到轉移到其他部位,再來處理,就來不及了.
因此鄭捷的問題,一開始我就提過,不是精神的問題,而是人格特質的問題,更非獨立的個案,而是通案,馬大元醫師說得很好,也許整個社會都生病了,人們面臨各種緊張的壓力,工作的.經濟的.與長官.部屬.同事的人際關係.家庭相處的各種壓力,幾乎讓人有窒息的感覺,有人會懂得自我調適紓壓的方法,得到平穩的心情,有人會將壓力轉化為再生的奮鬥的動力,但是有人卻採取逃避的方式,自我麻痺,以酒消愁,愁更愁,酒品不好的,竟採取暴力酗酒鬧事,便引起社會的不安了.
一個人心理的是否快樂,是個人的抗壓指標,一個社會痛苦指數的高低,與社會成員的快樂比率是成反比的,
走上街頭,觀察磨肩擦踵.熙來攘往的人群,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都是緊繃的,很少面露微笑,可見絕大部份的人都是缺乏快樂心情的,好像心中都藏著一把火,只要稍微有個誘因,這把火便會燃燒到一發不可收拾.每天的新聞都是負面的消息,只是按一聲喇叭,便會引來殺身之禍,會是快樂的社會嗎?
有人對於鄭捷的罪行厲聲指責與咒罵,口出不遜,其本身便欠缺了情緒管理的能力,他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只是沒有得到家庭.朋友.同儕.的及早關懷與學校的適切輔導,讓他走上極端的不歸路,如果鄭捷是你的家人,會如此咒罵他嗎?他現在連他自己都不喜歡他自己了,咒罵他還有用嗎?
目前我們所要做的,是以鄭捷的錯誤作為做為臨床經驗,追蹤他的病因源流,做為醫療的參考,預防社會上隱性未發的相同人格特質的人,早做專業的輔導,整個教育体制對學生心理輔導教育的加強,才是維護整個社會健康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