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有問題老師

    在教學原理中,塑造原理與懲罰原理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在個人的教

生涯中,是站在「性善」的基礎點看學生,認為沒有「問題學生」,只

有問題家長與問題老師。

即使學生發生了問題,也是由家長、學校、社會所造成的,因為在教學

的過程中,採用最多的是「增強」及「消弱」原理,鼓勵勝於責罵,儘

量少用懲罰,因為若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之傷害,而影響他

一生的幸福。

    「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寧願相信它,而不可冤枉他」,這與獨裁施

政者之「寧可錯抓一百,不可錯放一個」的觀念,是迥然不同的。

    試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即在某班高二時,有位謝同學,偷竊了同

學的東西,經輔導後,已改過向善,到了高三下,班上再度發生了失竊事

件,同學均懷疑是謝同學幹的,我持保留的態度,認為另有其人,開始進

行調查,二天之後,果然查出是另一位學生所為,而還給了謝同學的清

白,否則豈非要讓他含冤終身了?

    個人無論服務於軍中或學校,所帶的連隊或班級,有一項共同特徵,

不論是如何難帶的單位,只要經過細心的教育輔導與訓練後,均變成好學

又合作且非常團結的單位,同仁咸感詫異,究竟是何魔力,能使這批好動

又叛逆的年輕人由一頭如猛獅般的性格蛻變成聽話又乖巧的小白兔?無

,綜合使用塑造類化、增強、消弱原理而已。

    先要建全自己的心理,設法去肯定他們(不論一個人或團体必有其

優點),就先肯定這少得可憐的優點吧!其實最壞的單位或班級,亦具有

一種特徵,即組成份子大多數均很聰明,只是由於往日的表現,違反常

規,而受到師長的唾棄,形成自暴自棄的性格,只要運用適當的教育

法,增強彼等信心,很快便會成為一個模範單位了,其實我寧願輔導活

潑頑皮的班級,一旦經過鍥而不捨的辛勤經營而成為具有榮譽心且團結的

班級,內心充滿無限的成就感。

      今日社會之所以紊亂,便是國民價值觀的偏差,尤其是升學主義掛帥

的教育導向,雖成就了少數的菁英,卻戕害了大多數志不在讀書的孩子,令人

痛痛心的是這些國中後段班調教出來的學生,具有強烈的自卑感,行為乖張,

目目空一切,對未來缺乏憧憬,得過且過,無所謂價值觀。

   輔導這樣的學生便須發揮悲天憫人的胸懷,至大的愛心與耐心,設計一

連串的活動,由淺入深,由簡入繁,使學生從活動中,逐漸找回自己的信

心,使其肯定自我,在班上扮好自己的角色,從擔任班級幹部中,學習為

同學服務的價值與快樂,然後循序漸進的將生活圈由班級擴展到學校及各

種社團組織,我總是勉勵學生若參加各種競賽活動,要懷著志在參與而不

在得名的心情,避免患得患失的壓力,然而如此一來,往往學生輕而易舉

的總是獲得各種比賽的冠軍,因而更增強了他們的信心,由週而復始的良

性循環,提升了他們的價值觀。

個人服務於飛彈部隊雷達站時,便是運用價值澄清法與發表教學法來育弟兄(實施軍隊學校化),在服務四年中,弟兄們退伍後,而考取大學的共計142人,其中有六位是日間部,張書正下士且錄取了台大歷史系,曾犯過錯誤的蘇××經輔導糾正後,亦考取了中興大學農學院,且表現優異,錄取師大的亦有好幾位,其中的政戰士黃勝增於師大畢業後恰巧分發到我孩子的國中,成為他們的老師。

    這些戰士原是考場敗將,為何經過長官的鼓勵,能重披戰袍,而決勝考場呢?無它,價值澄清法與發表教學法運用得當爾。

    基於此教學之成就感,決心放棄個人在軍中之發展前途而走入教育行列,投身為國育才的教育工作,為這群遭受不良教育體制下所犧牲的學生服務,使他們重新建立起人生奮鬥的信心與勇氣,當看見他們畢業後,一個個跨入了大學校園,內心泛起了無比欣慰。

    記得學校與Aopen 電腦公司建教合作的第一屆學生在他們初進校門時,沒有一位同學表示未來要繼續升學,連他們的家長都表示,只要品德改好便謝天謝地了,一個未滿十六歲的國中孩子,人生道路才剛起步,便如此判定了他們是沒有前途的,是何等的不公平與殘忍的事啊!

    如今竟然90%的同學就讀四技二專,可為價值澄清法與發表教學法作為實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思帆 的頭像
    思帆

    政教與愛的部落格

    思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