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胎前期的角色:上帝的代理人。

    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以管理伊甸園,但後來綿延整個世界數十億的人類,需要無所不在的輔助,因此創造了母親,代理上帝造人。

    在宇宙的所有生物中,岩石縫隙中能生出雜草,不需要人工的灌溉與照料且茂密叢生,有許多昆蟲朝生而暮死,更有許多禽獸離開母体便能獨立生存,唯獨人類的成長,是多麼的艱辛,需要在母腹中孕育十個月,方能出世,而脫離母体後,仍無獨立生存的能力,需要仰賴雙親長期的照顧與呵護。

    當夫妻結合而有了愛的結晶後,在胎兒期,父母的角色便是上帝的代理人這個時候即應施以音樂的教育,給予胎兒祥和的情境教育,這對胎兒出生後的性格具有相當大的影響與幫助。

二、嬰兒期的角色:保母。

    胎兒降生後,相當脆弱,必須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方能健康成長,稍有不慎或疏失,都有可能造成寶寶的傷害或小生命的夭折,而成為無可彌補的遺憾,在早期貧窮的社會,家庭中雖然生育眾多的子女,但是由於照顧的不週,嬰兒夭折的亦不在少數。

    因此父母必須扮好保母的角色,不是每個父母天生便會照顧嬰兒的,在胎兒尚未出生前,父母便應做好萬全的準備,吸取育嬰的知識,熟悉嬰兒保健的方法,要想讓寶寶安全快樂的成長,父母必須認真的做好保母的功課。

    這個時期如果準備週到,使嬰兒受到完美的照顧,對寶寶的性情發展是有絕對正面效果的。

三、幼兒期的角色:玩伴。

    當孩子成長至三歲到五歲的階段,可說是幼兒期,也是上幼稚園的時候,是智能的開發期,亦是智力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週邊的一切事物均充滿了好奇心,時時刻刻喜歡問東問西,做父母的,必須耐心的回答問題,絕不可隨便敷衍了事,以免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此時期的孩子非常敏感,能從父母回答問題的口氣和表情中感受到父母的認真度,若是採取敷衍的態度會令孩子有不受重視的感覺,而失去發問的勇氣與興趣,嚴重降低了孩子的學習動機,影響了未來心智的發展,也為後來不喜好讀書種下了禍根,在成長的過程中,憑添了父母不少的困擾。

    因此父母在孩子的幼兒期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他忠實的玩伴,與孩子打成一片,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成為孩子好奇心的智曩與寶庫,任何問題都能從父母口中得到答案而滿足他的好奇心,成為孩子最喜歡的朋友與偶像,親子之間無所不談,父母亦可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而避免了代溝的發生。

四、孩童期的角色:嚴師。

    也就是小學的學齡期,孩子開始學習的過程,大部分時間離開父母身邊而在學校度過,除了讀書以外,開始適應群体生活,學習生活規範,由於政府倡導計劃生育,「一個孩子不算少,二個孩子恰恰好」,絕大部分家庭的子女都不會太多,孩子極易受到家長之寵愛,進入小學開始接觸其他來自各家庭的小朋友,各家庭的背景與家長的社經文化均有差異,小學班導師不可能像家長般面面具到的照顧,因此當孩子回到家裡,家長必須擔負起嚴師的責任,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及生活教育,若發現孩子從學校其他孩子學到了不良的壞習慣,必嚴加矯正,以免日久成習,再想改正已為時晚矣!

    一個人的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便是在八歲以前,所以家長對孩子初入小學的成長階段絕不可掉以輕心,不可將孩子的人格發展與生活教育完全推給學校的老師,試想你連教導自己一、二個孩子都感到力不從心的話,又如何期望班導師能將數十個活蹦亂跳的小朋友帶好呢?所以父母當然要扮演好家庭嚴師的責任。

五、少年期的角色:顧問。

    少年期是國中的階段,輔仁大學故校長羅光先生說過一段話:「國民小學和國民中學,是家庭的延伸,是生活教育的陶成,日常生活的行動、禮貌、倫理,老師都要教導學生。例如餐廳的拿碗、夾菜,餐桌的清潔;又如廁所的衛生,教室的坐聽問答,行動的禮貌,老師都要注意學生養成好習慣」。(輔大益世評論.發行人的話「病榻隨筆第八十三篇」)。

    拿碗、夾菜雖然是生活細節,似乎是小事,但卻是家庭教育的大事,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良好習慣的養成,氣質的培養,性靈的陶冶具有密切的關係,學校老師固然要在公民教育中訓練學生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生活習慣的好國民,但放學之後,如何使孩子將老師所教導的知識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卻是家長父母責無旁貸的使命。

    遺憾的是,無論大學或中學校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正如羅光校長所指出的「國小的教育荒廢了……台灣的智育升高了很多,也很快;然而沒有品格的青年也越來越多,社會上的青年問題也就越來越複雜;生活教育的缺乏,就是根本的原因」。(同上,「病榻隨筆第六十八篇」)。

   我們常在餐館中看見年輕男女用餐的姿態,十分不雅,甚至匍匐於餐桌上用餐,且高聲喧嘩,引人側目亦毫不在意,高中學生拿碗及用筷子的姿勢五花八門,千奇百怪,足見家長們已忽略了應有對子女的生活教育,溺愛孩子到這般田地,又如何期望培養孩子成為風度翩翩的高尚國民呢?

六、青少年期的角色:明燈。

    高中的階段,亦是孩子成長中的尷尬期,接近成熟的階段,亦是叛逆期,對任何事均存有主見,凡事強不知以為知,固執己見,難以溝通,此時父母若要強迫子女就範,必時起爭執,弄得不歡而散,破壞了家庭的氣氛,甚至父子反目;其實孩子內心亦不願如此,父母的角色應該做一盞明燈,鼓勵孩子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凡事不要一意孤行,而應該冷靜思考,遇有不同的意見,應該相互溝通,求同存異,彼此諒解,相互包容,父母有如一盞明燈,照亮孩子的前程,避免其絆倒,協助其度過尷尬的成長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父母 孩子 角色
    全站熱搜

    思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