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他這一番話真是非常贊成,現在的孩子都被過分保護,父母為了「安全」這個理由,不讓孩子出門,孩子每天被關在家中看電視、打電玩,他們的沈迷有一部分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給他們一個安全、開放的戶外遊戲環境。
會玩的孩子EQ更好
從小有很多玩伴、常在戶外玩耍的孩子,比較不容易沉迷於電玩,因為與人互動的滿足感遠大於虛擬世界的快感;我們小時候,常有很多機會跟不同的人玩在一起,學習不同人的個性和脾氣。
缺乏遊戲的機會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以後的人際關係不良,不會跟別人相處,因為遊戲其實是培養人際關係最好的機會:太兇了,人家不願跟他玩;太懦弱,會被人欺負。
因此,如何拿捏這個分寸才會交到最多的朋友,在社會上太重要了,是一個人從小要學的。我們現在都知道EQ比IQ重要,功課再好,人緣不好,事業也不會成功,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讓孩子去玩,培養他的EQ呢?
童年友誼人生路上相扶持
我只有一個孩子,常覺得將來我走了,世界上只有他一人,很是孤單,心中不忍,因此,他很小的時候我就幫他留意玩伴,期望兒時的友伴將來可以成為人生路上相扶持的弟兄,常常在週末時特意開車送他去朋友家玩,或邀請小朋友來家裡過夜,讓他們有共同的回憶。最近他童年的玩伴一個個都大學畢業、結婚了,孩子還特意飛到美國去參加婚禮,見面時,幾個人擁抱在一起,令我很感動。童年的友誼最純真,維持得最久,要
儘量在孩子小時候讓他交到人生的好朋友。
父母帶孩子一起玩
我們中國人天性比較拘謹,傳統的教育又告訴我們業精於勤、荒於嬉,因此我發現很多中國父母不會帶著孩子玩。中國父母表達讚許的方式是「嗯」一聲,有時連嘴角都不肯揚一下。也就是說,中國父母對孩子做的事都是先挑剔,假如孩子做的還過得去,父母只會「嗯」一聲,不罵就是讚許。
反而是美國父母很會帶孩子玩,我的妹夫是美國人,他常在暑假帶著我們姊妹的孩子一起去登山、越野競賽、溪中垂釣或者在大樹上搭木屋露營,讓孩子一個個玩得像小黑炭才回來。晚上他就教孩子演戲,隨便找個主題,即席演出,訓練孩子的膽識和應變的能力。我記得孩子把上下床的上鋪作為舞台,在那裡演伊索寓言和天方夜譚,孩子運用想像力編對白,把書中的情節化成戲劇表達出來。他們運用智慧去做道具,任何不起眼的東西,透過巧思都變成舞台上維妙維肖的道具。
我深深感到,只要給孩子一點空間,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無遠弗屆的。我孩子在成長的時候,任天堂的電玩已經非常盛行了,但是他們都沒有沉迷在其中,假如真實世界玩的比虛擬世界還精采,為什麼要去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呢?
人生教室就在窗外
我回台灣以後,目睹孩子沉迷電玩之深、父母師長之無奈,我一直想,這是不是跟社會不允許孩子玩、我們沒有提供孩子一個健康的遊戲空間有關呢?當一個孩子不知道玩耍是多麼有趣時,他自然以為電玩是唯一的樂趣了。所以父母如果不想讓孩子沉迷在電玩中,就必須找替代方案,用別的遊戲來取代電玩。
若有親戚住在鄉間,暑假不妨帶孩子去探望阿公、阿媽,讓孩子有機會跟堂兄弟、表姊妹一起去戶外接觸大自然;個性比較膽怯的孩子,鼓勵他在家庭聚會時跟別的孩子一起上台唱歌、彈琴或演戲,克服膽怯,同時也訓練台風。
最要緊的是,我們大人要有正確的觀念,知道人生真正的教室是在窗外,課本上的知識不會用的話,充其量是個死知識;但是在窗外教室學到的東西,卻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
父母親若能將眼光放遠一點,便了解現在斤斤計較考卷上的五分、十分,過了一學期便一點都不重要;然而在生活上學到的點點滴滴,卻會決定他出社會的成敗。目前檯面上的人物都不是當年學校中的好學生,但是他們卻都是當年的孩子王,所以父母親們請把暑假還給孩子,小時候不會玩的人,長大後只會玩電玩,不要因為保護他反而害了他。
ps:感謝james的傳文
留言列表